来源时间为:2023-04-26
()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在俄乌战争、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冲突等叠加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上升,国际商贸不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世界经济复苏遭受重创;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遇冷,投资拉动力减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此外,能耗双控限电限产对机械制造业平稳运行带来不利影响,终端客户限量压价、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人工成本持续攀升等负面因素进一步挤压制造业利润空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坚持以创新为驱动,聚焦主责主业,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推动产能升级扩张,调整优化结构布局;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内部挖潜等举措,大力拓展新产品、新市场、新客户,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场及国内战略性新兴领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提升产品溢价力及盈利水平;通过补链、强链,挤占跨国公司主机配套份额,保存量订单,抢增量市场,集团全年出口收入34,925万元,同比增长10.67%;深入挖掘成本效益,围绕价值创造过程,系统分析成本构成要素,重点从产品开发设计、工艺技术改进、生产组织、资源配置、物资采购、闲置资产盘活等环节寻找降本增效机会,提升增值空间。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双双实现逆势增长,产品经营绩效达历史最好水平,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全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企业、福建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2022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等荣誉,入选福建省国资系统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公司主营业务关节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齿轮/变速箱隶属机械零部件制造业,行业周期性强,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投资增速对行业发展影响巨大。报告期,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俄乌战争叠加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等不利因素,推高全球滞胀风险,加之受大国博弈、单边保护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秩序受阻,国际市场需求逐步下滑;期间,公司发挥品牌、渠道及性价比优势,挖掘海外产业链供应断链、掉链机遇,抢占主机配套市场份额,出口收入实现逆势增长,但综合公司全年出口情况,总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国内传统市场方面,尽管国家出台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大量的资金投放及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对稳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社会投资意愿减弱,增发货币难以进入实体循环,整体预期转弱,地产行业未见反转,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能源价格飙升、行业市场需求饱和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游重点配套市场重卡、工程机械需求大幅下滑,其中重卡销量腰斩,传统配套行业进入“至暗时刻”。国内战略性新兴配套领域方面,近年来大国博弈加剧,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为了应对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围堵对我国国防建设和高科技领域发展的威胁,国家陆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国内制造业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强化自主研发,推进进口替代步伐,国内航空航天、钢结构建筑、新能源等高端主机及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国产化配套持续加速,轴承作为机械关键基础件在本轮国产化突围战中获得成长良机,其中创新能力强、比较优势突出的行业龙头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一)主要业务公司业务主要为关节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齿轮/变速箱、电脑针织机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通过控股子公司开展供应链服务与生产物资贸易。报告期,集团营业收入一半以上来源于母公司经营业务,利润则主要来自母公司关节轴承业务的贡献。关节轴承是母公司的核心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工程机械、载重汽车、冶金矿山、水利工程等传统配套市场及国内航空航天、建筑路桥、新能源等高端市场和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并大量出口欧美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子公司永轴公司生产经营圆锥滚子轴承,产品主要配套于国内商用车辆、工程机械,部分出口亚太和欧美等海外市场;子公司三齿公司生产经营齿轮变速箱,下游配套行业为国内工程机械;子公司龙冠公司、孙公司永裕德公司借助集团和自身供应链、销售渠道及其资源优势,专业从事钢材等供应链服务及生产物资贸易业务。目前公司高端轴套、免维护十字轴、粉末冶金机械件等其他机械零部件业务板块经营规模仍然较小,对集团经营业绩的贡献有限。(二)经营模式公司关节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齿轮/变速箱产业链完整,生产工序主要包括:钢材-锻造-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表面处理(关节轴承)-装配-产成品。产品以自制为主,外协、外购分工协作为辅;生产组织多数采用“以单定产和预测排产”相结合的方式;国内市场采用直销模式,出口市场以直销为主,委托第三方间接出口为辅。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母公司关节轴承业务方面。作为国内最大的关节轴承供应商和最大出口商,公司关节轴承品种齐全,制造链完整,拥有向心、角接触、推力、杆端、球头杆端和带座带锁口等六大类型、60个系列、10,000多个品种的关节轴承产品,拥有独具特色的柔性精益制造体系,具备同时组织生产1500以上品种的关节轴承的能力,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及大规模批量订单的生产。公司是关节轴承国家行业标准主起草单位,是国家滚动轴承标准化委员会关节轴承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承担关节轴承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现有关节轴承国家标准共10项,公司参与制修订6项(其中主持制修订5项);现有行业标准共6项全部由公司主持制修订。作为国内关节轴承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代表中国参加关节轴承国际标准制订,提出关节轴承静载荷、动载荷及寿命两项提案并获得通过,提升行业国际话语权。公司研发体系完善,拥有全国唯一的关节轴承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研发能力突出,拥有经验丰富的关节轴承设计、制造、工艺装备等方面的专家,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省级重大技术专项,年开发新产品300种以上,“关节轴承产品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高端自润滑关节轴承研发及产业化”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技术成果分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关节轴承检测与实验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S)的ISO/IEC17025认可,检测试验设备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权威性;公司既能研制AS和EN标准航空关节轴承,又能研制各类非标航空关节轴承,通过关节轴承领域最权威实验机构——美国海军航空司令部(NAVAIR)实验室最严格的A标轴承认证,是国内唯一通过认证的企业,所研制的8类6000余种规格航空关节轴承被列入美国政府采购合格产品目录(QPL-AS81820)。截止2022年,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29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含2项国防发明)。公司关节轴承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比优势突出,产品远销欧美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各行业重点龙头客户的普遍认可,建立了稳定、忠诚的客户群。产品遍布国内知名工程机械、载重汽车主机市场及航空航天等战略性应用领域,承担航空关节轴承共性技术研究及多项国内航天航空关节轴承国产化研制任务,配套C919、AG600、MA700、神舟、天宫、昆仑号、天眼、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谐号、复兴号等国家重点科研及工程项目;成功进入卡特彼勒、林德公司、沃尔沃等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截止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356,940.69万元,同比增长3.4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23,218.33万元,同比下降2.39;集团营业收入171,942.33万元,同比增长19.81,利润总额-3,899.21万元,同比下降111.7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9.00万元,同比下降102.01(若剔除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综合考虑公司本部资产收储补偿对2021年度公司利润的影响同口径计算,报告期集团利润总额为12,855.98万元,同比增长6.7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3,641.78万元,同比增长15.06)。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1.行业竞争格局我国是轴承制造大国,产业链完整,比较优势突出,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我国轴承行业有五大集聚区,分别为瓦房店轴承产业集聚区(主要为大型和特大型轴承)、聊城轴承产业集聚区(主要为轴承保持架、钢球和通用轴承)、苏锡常轴承产业集聚区(主要为小型和中型轴承)、洛阳轴承产业集聚区(主要为中型、大型和特大型轴承)、浙东轴承产业集聚区(主要为中小型轴承、微型轴承及轴承配件)。经过多年的行业洗牌,不少国有轴承企业因管理、成本等原因退出市场竞争,取而代之的是以江浙地区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其产能销量占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