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轴承厂,走访哈尔滨香坊区老工业区搬迁一线 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春节走访慰问老党员、走访慰问老党员情况、走访慰问老党员。
□王春雨强勇
当轰鸣的机器声远去,站在一座红砖结构、欧式风格的6层小楼前,哈尔滨轴承厂老职工张晓斌颇为感慨。他脚下这片土地上的老厂区正在搬迁之中,而作为民族工业遗存、哈尔滨历史保护建筑的红砖小楼则被留了下来,并将改造成中国轴承工业博物馆继续“发光发热”。
“小楼的前身是建于1920年的天兴福第二制粉厂火磨楼,算得上东北地区首屈一指的面粉家族企业。现在楼的木质天棚、地板和门窗还是当时老建筑的原物,一直使用至今。”张晓斌如数家珍。
随着国家把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确定为新10年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哈尔滨市香坊区成为全国21个搬迁改造试点区之一。区域内一座座“红砖小楼”,承载着新中国辉煌与荣耀工业创业史的建筑,成为搬迁改造中保护的重点。
香坊区委副书记、区长孙恒义说,按规划,香坊区将借此进一步优化未来的发展布局,对面积7.47平方公里的老工业区实施搬迁改造,其中企业可腾退土地2.5平方公里。
沿着香坊火车站出发,笔者走访区域内的大型企业,哈尔滨电碳厂、哈尔滨轴承厂、量具刃具集团、哈尔滨啤酒厂、建成集团……30余家企业中,有些已经完成搬迁异地生产,有些正在紧张地搬迁或改造。按照国家规划,整个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计划在2020年基本完成。
据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规划的腾空区内,一些利用旧厂区的工业博物馆、工业遗产主题公园正在建设之中,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棚户区也将被连同改造,进而构建起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
记忆流转,留下的是几代创业者不变的“工业情怀”。孙恒义说,资金是老工业区搬迁面临的最大困难,但再难,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这份可贵的工业文脉,因此我们规划起始香坊火车站,沿霍尔瓦特将军府、通站街、油坊街,最后到中国亭园,将形成一条集历史文脉、工业文化、园林景观等于一体的工业旅游廊道。
爱喝哈啤的人注意到,熟悉的产地香坊区油坊街20号,已经变为哈南工业新城“厂址变了,味道没变”。对于像哈啤一样的搬迁企业来说,整体搬迁的企业将逐步退出粗放式发展的传统产业,转型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国质量报》
《走访哈尔滨香坊区老工业区搬迁一线》相关参考资料:
哈尔滨香坊区、哈尔滨香坊区停水、哈尔滨香坊区向阳、哈尔滨市香坊区种子、哈尔滨香坊区停电、哈尔滨市香坊区停水、哈尔滨市香坊区停电、哈尔滨香坊区邮编、望花老工业区搬迁